《工程力学》课程教学大纲
主要教学内容与具体要求:
一、静力学
1、掌握力、力偶、力系、平衡力系等静力学基本概念、熟悉静力学公理、力线平移定理的内容及力系简化的一般方法。
2、熟悉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,明确几种常见约束的约束反力的性质,能熟练、正确地画出分离体的受力图。
3、熟悉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,能应用力多边形法求解简单的物体平衡问题。
4、能熟练计算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、力在平面内对点之矩,能熟练应用平面汇交力系、平面力偶系、平面任意力系、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。了解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。
5、会计算空间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对轴之矩,能应用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空间物体的平衡问题。
6、掌握物体的重心及几何形体的形心的概念,会计算组合形体的形心坐标。
7、理解滑动摩擦的概念及静滑动摩擦力的特征,了解摩擦角和自锁的概念,能解考虑滑动摩擦时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。了解滚动摩擦的概念。
二、运动学
1、了解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,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,能建立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运动方程、计算点的速度和加速度。
2、熟悉刚体的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,能熟练地计算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、角加速度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
3、理解点的合成运动的概念,能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刚体内各点的速度。
4、熟悉刚体平面运动的特征,能应用基点法、速度投影法,速度瞬心法求解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及刚体的角速度。
三、材料力学
1、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及构件的内力、应力、变形和应变的概念。
2、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杆件在基本变形(轴向拉压、扭转、弯曲)时的内力(轴力、扭矩、剪力与弯矩),并绘制相应的内力图。
3、熟练掌握拉(压)杆横截面上的应力的计算,了解斜截面上的应力的特点。
4、熟悉常用金属材料(例如低碳钢、铸铁)拉压实验的过程及基本力学性能的测定方法,掌握材料的屈服极限、强度极限、延伸率、截面收缩率的含义,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性能的不同。
5、理解材料的极限应力和许用应力的概念,熟练掌握拉(压)杆的强度计算
6、理解虎克定律及材料的弹性模量、泊松比的含义,熟练掌握拉(压)杆的变形的计算。
7、理解剪切与挤压的概念,掌握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。
8、了解剪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,理解并会计算圆截面的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。
9、能熟练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剪应力及变形,熟练掌握其强度、刚度计算方法。
10、能熟练计算对称截面梁平面弯曲时的正应力,熟练掌握其强度计算方法,了解矩形截面梁的剪应力计算方法。
11、会计算组合截面的形心,了解平行移轴公式,会计算简单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。
12、了解计算梁变形的积分法,会用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及梁的刚度计算。
13、理解超静定问题的概念,了解杆件拉压、扭转、弯曲时的简单的一次超静定问题的解法。
14、理解一点处应力状态的概念,了解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方法,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,了解四个常用强度理论及其应用。
15、掌握直杆的拉(压)与弯曲、圆轴的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。
16、理解稳定性的概念,理解压杆的柔度的概念,能计算简单压杆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,并能进行稳定性校核。
17、理解交变应力、材料的疲劳极限的概念,理解构件的疲劳极限及其影响因素,了解构件疲劳强度的计算方法。
实验名称:
1、 材料的拉伸实验
2、扭转实验
2、 弯曲正应力测定实验
《材料科学基础》课程教学大纲
主要内容及要求:
一、绪论:
了解材料的发展史、材料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和要求。
二、原子排列
1、了解组成材料的原子间的键合方式及其与性能间的关系。
2、了解晶体学基础的基本概念
3、掌握晶面、晶向的表示方法
4、掌握三种典型的晶体结构及其结合特征
5、掌握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、基本特征、
基本性质
三、固体中的相结构
1、掌握合金相的主要类型,形成条件和性能特点
2、了解玻璃相的形成条件、分子相的结构特点及分子晶体
四、凝固
1、了解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
2、掌握结晶的基本条件:热力学条件、结
构条件
3、理解晶核的形成及其特点:均匀形核、
非均匀形核
4、了解晶体长大的条件、长大机制及长大
形态
5、掌握铸态晶粒的控制
五、相图
1、 掌握相、相平衡及相图制作
2、 理解匀晶、共晶、包晶三种基本相图
的特点,掌握其平衡凝固过程和组织变化。
3、了解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
4、掌握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
5、掌握铁碳合金相图、铁碳平衡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相和组织组成及其相对含量的计算
7、理解铁碳合金的组织与其力学性能间的关系
8、理解相图的热力学解释方法
9、了解铸锭的组织控制及偏析
10、了解三元相图的几何特性,掌握三元合金结晶过程中相与组织的转变规律,会看简单的等温截面图和变温截面图
六、材料中的扩散
1、 了解扩散定律,掌握扩散定律的应用
2、 了解扩散的微观机理及热力学理论
3、 理解影响扩散的因素
七、塑性变形
1、了解单晶体的塑性变形:滑移和孪生的特点
2、了解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及细晶强化
3、了解合金的塑性变形特点及其强化机制
4、 掌握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
5、 了解陶瓷材料的塑性变形
八、回复和再结晶
1、了解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
2、了解回复机制及动力学
3、掌握再结晶时组织的变化及影响再结晶
的因素
4、掌握再结晶后晶粒的长大及其控制
5、了解金属的热变形
九、固态相变
1、 了解了解固态相变的类型与特征,
2、 掌握扩散性相变新相形核与长大规
律,
3、 熟悉脱溶分解、调幅分解、及马氏体相变。
十、复合效应与界面
1、 了解复合材料概念、分类及特点
2、 掌握复合材料的界面
实验要求:
第一次实验:
实验名称: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及硬度测定
实验目的:熟悉铁碳合金室温下平衡态组织特
征,了解其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
实验内容及要求:
1、观察铁碳合金室温下平衡态组织,画出组织示意图,分析不同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态组织的影响
2、测定不同含碳量的铁碳合金洛氏硬度,分析其硬度与含碳量间的关系。
使用的设备及仪器:金相显微镜、洛氏硬度计
第二次实验:
实验名称: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
实验目的:了解金属的冷塑性变形与再结晶晶粒
大小间的关系
实验内容及要求:
1、 观察不同冷变形量的金属在不同温度下
再结晶退火后显微组织,分析冷变形量及退火温度对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影响
2、测定金属再结晶后晶粒度大小。
使用的设备及仪器:万能拉伸机、金相显微镜